王刀村位于濮城旧城区西北1公里处,东邻城角村,西邻巩庄村,南邻西关村,北邻南楼村。俗语:“先有王村集,后有濮州城”。传说,王村集王姓村民考取一名武探花,率领的三千父子兵全部使用大刀,领旨平叛,全胜而归。王姓人住村被封为“王家大刀村”,后人简称王刀村。
2020年年底,该村有7个居民组,310户,人口1347人,其中60岁以上117人、80岁以上25人,均为汉族。有中共党员33人。村民有郭、王、苏、吴、李5个姓氏,其中郭姓占全村人口一半以上。有耕地24公顷,机井9眼。农作物以小麦、大豆、玉米为主,亩产350公斤~400公斤。
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,该村生产力落后,粮食产量低,口粮不用秤称,用碗分;街道弯曲,晴天尘土遮天,雨天泥泞难行。
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该村实行改革开放政策,特别是随着濮城油区的开发,经济发展迅速。村民购买运输车辆14辆,发展运输业,年运输收入达160万元。外出打工者达300人,每年带回资金约600万元。
至2020年,该村主街道4条,宽4 米,总长4200 米,全部硬化、绿化,配有太阳能路灯120盏。村委办公室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,建筑面积300平方米。内有党员辅导室,面积30平方米,配有电脑等远程党员电教设施;图书室,面积30平方米,藏书3500册。文化大院,面积900平方米,配有篮球架、乒乓台等健身器材。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.6万元。该村楼房鳞次栉比,人均住房面积 35平方米。拥有私家小轿车百余辆。村内有卫生室1处,面积60平方米;超市1个,营业面积30平方米,年零售额 2万元。参加新型农民合作医疗1070人占总人口数的79.4%,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占总人口数的61%。村旁、宅外、路边、沟渠绿化面积达8.16万平方米,人均绿化面积605.8平方米。
王刀村崇文重教,先后培养出大学生35人,其中研究生2人。有教育工作者10余人。